查看原文
其他

许秀峰教授:关注焦虑治疗安全性问题

2016-09-03 大话精神

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于2016年08月31日--09月0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。本次年会由中华医学会、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办;湖南省医学会、湖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承办。

会议期间,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许秀峰教授给我们带来了《关注焦虑治疗安全性问题》的精彩报告。

精神疾病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首位,在全球十大病因中,精神和行为障碍是造成伤残调整损失寿命年的主要原因。精神疾病与其他疾病不同,它是一种慢性疾病,自残率较高,患者有效的生命年时间比较短,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。其中,焦虑障碍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。

焦虑障碍需要长期服药,治疗过程一般为1-2年。因此,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,长期治疗存在的问题也是患者经常关心的问题。

焦虑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会因为焦虑状态而对治疗产生焦虑,包括药能不能吃、能吃多长时间、时间长了怎么办、有没有依赖性、能不能停掉、会不会损害脏器,这都是患者更加焦虑的问题。因此,焦虑障碍患者的一大特点是依从性非常差,常会由于担心治疗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停药,脱落率比较高。

任何一种疾病的治疗,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药物安全性。焦虑障碍治疗中,如果药物没有安全性保障,那么即使这种药物再有疗效,也必须要考虑撤药,这是药物使用的原则。因此抗焦虑的治疗需要平衡疗效和安全性。

药物安全性是焦虑治疗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

有研究发现,在10-12周的短期治疗中,患者的脱落率为18-30%(中位数24%),近1/3的患者停止了用药,依从性非常低,这就严重影响了患者抗焦虑治疗的疗效。

那么,造成依从性低的原因是什么?

焦虑障碍治疗大部分会选用SSRIs,但由于不良反应,患者对SSRIs耐受性差,从而导致停药。一项纳入了2268例患者的meta分析表明,随着SSRIs剂量的增加,相较于对照组,患者由于SSRIs导致的不良反应所造成的治疗脱落率有增加趋势。由此可见,不良反应是患者不能耐受的重要原因,导致了患者依从性下降。

最近《Nature》中的一篇文章表明,SSRIs治疗早期会产生焦虑。SSRIs进入大脑后增加了突触间隙的5-羟色胺,作用于突触后的受体时,使5-羟色胺2C受体激动,从而抑制γ神经元。我们知道,γ神经元兴奋会抑制其他神经元,因此γ神经元被抑制后,其他神经元就处于兴奋状态,从而导致了SSRIs在治疗早期会产生焦虑,造成患者的焦虑体验更加明显。因此早期SSRIs治疗焦虑时,如果只是单用,多半患者要脱落。抗焦虑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是相辅相成的,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着重考虑这一方面。

安全性在焦虑障碍的急性期和维持期非常重要

抗焦虑药物

临床上,如果使用SSRIs治疗焦虑,一般都需要加入苯二氮卓类药物辅助治疗。苯二氮卓类药物会兴奋γ神经元,使γ神经元的抑制功能增强,从而可以抵消SSRIs早期治疗所产生的焦虑问题,因此早期治疗一般要加用苯二氮卓类。

另一种是5-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。其对5-HT1A受体具有调节作用,既不是完全拮抗也不是完全激动,而是部分激动。在5-羟色胺比较多的地方,会使突触后的5-HT1A受体下调,但在5-羟色胺少的地方,则会上调5-HT1A受体。所以,5-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在大脑不同的部位起平衡作用。

其它具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还有:选择性5-HT再摄取抑制剂(SSRIs)、5-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(SNRIs)、去甲肾上腺素及特异性5-HT能抗抑郁药(NaSSAs)、三环类和杂环类药物(TCAs)、单胺氧化酶抑制剂(MAOIs)、可逆性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(RIMAs),这些都可以用来治疗焦虑。但是每种药物的应用不一样,除了有效性外,我们还要关注它们的不良反应。

各类抗焦虑药物的优缺点

SSRIs不具有依赖性,有足够的临床研究显示其对各种焦虑有效,不足之处是治疗初期具有恶心、焦虑不安、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,可能会引发停药。SNRIs的优势是不具依赖性,能有效治疗焦虑,但会有恶心、血压升高、停药风险等不良反应。TCAs不具依赖性,但具有抗胆碱能作用、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、体重增加副作用,过量可能会致死。苯二氮卓类能够快速起效,但会产生依赖、镇静、反应时间延长等不良事件,会造成老年人认知功能方面的问题。5-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没有依赖性,过量相对安全,但研究证明其仅对GAD治疗有效,会造成头重脚轻、恶心等不良反应。MAOIs没有依赖性,存在潜在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风险。

因此,每种药物都具有其长短处,要权衡利弊。无论是短期治疗还是长期治疗,医生都要考虑疗效和安全性,尤其是长期治疗。焦虑障碍作为慢性疾病,中途换药有风险,因此开始治疗时就要考虑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。

起效时间

安全性在急性期和维持期治疗中的地位很重要,急性期用药不仅要关注药物的短期不良反应,还要充分考虑药物的起效时间,起效时间是患者不依从的另一个原因。坦度螺酮的缺点是起效慢,在尚未起效前患者就会停药,因此药物起效时间是个重要问题。其他用的比较多的用来治疗焦虑的抗抑郁药,其最短起效时间也需要1周,起效时间长的需要2-6周。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优势是见效快,效果立竿见影,在急性治疗期能够解决问题,但有嗜睡、疲乏、反应时延长、长期用药损害认知功能、成瘾等不良反应。因此,苯二氮卓类药物注定不能成为慢性病长期治疗的首选。

“大材小用”是否可取?

现有的抗抑郁药物能不能用来治疗仅具有焦虑症状的患者?如果可以,是否是“大材小用”、“杀鸡用牛刀”?这个问题值得考虑。长期使用虽然有效,但是患者不仅要承受其仅仅激动5-羟色胺2A受体带来的临床效应,还要承受其作用于突触后的5-羟色胺受体亚型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。对于这些不良反应,有些患者能够耐受,但有些患者不能耐受,比如长期性功能不佳,且有些患者一直会具有恶心症状,这时就需要考虑其它药物,避免SSRIs、SNRIs长期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。

此外,还要警惕停药时的撤药症状。停药过快会产生撤药症状,尤其是半衰期短的药物,比如帕罗西汀,其停药时非常容易产生停药反应,而氟西汀的半衰期为2周,相对不容易产生停药反应。因此在停止治疗后,当患者产生一系列的症状时,我们要考虑哪些症状是疾病本身所带来的问题,会不会是症状复燃;其次要考虑停药时,会不会带来撤药反应,停药症状有些跟原来的疾病症状类似,有些是新的症状,特别是感觉系统的症状,是最能够描述撤药症状的。此外还有神经系统的症状,这两个症状对于区分是停药症状还是疾病复燃很重要。要区分到底是停药症状还是原有症状的复发,一个区分办法是,停药后给予患者一些其他药物,比如苯二氮卓类药物,患者症状消失后,再撤掉苯二氮卓类,此时如果症状消失,那么这个症状就是停药症状。如果所有撤药过程都完成,原有的症状不仅没有减轻迹象,甚至还加重了,这时就要考虑原有疾病的复燃。

抗抑郁药远期不良反应

抗抑郁药远期不良反应值得注意。目前,新的抗抑郁药(包括SSRIs、SNRIs)小剂量使用的远期不良反应相关报道较少,但大剂量使用需要关注两个问题,一个是会不会有突发问题,比如QT间期延长、5-羟色胺综合征等。另一个是慢性问题,比如长期出汗问题。尽管认为抗抑郁药长期治疗没有问题,但是因用药造成的全因死亡率中,TCAs比率为1.16,SSRIs为1.54。服药后全因死亡率反而升高,原因何在?有人对此作了分析,发现氟西汀跟心肌梗死有关,文拉法辛跟卒中有关,艾司西酞普兰跟低钠血症有关,有些老年人长期使用SSRIs后会造成血钠较低。

特殊患者的药物治疗建议

长期使用抗抑郁药存在风险,对特殊人群(怀孕期、哺乳期、儿童和青少年、老年患者、严重躯体疾病患者等)的用药要更加慎重。

怀孕期使用SSRIs一直存在争议,有研究表明,SSRIs和TCAs不显著增加胎儿畸形风险,但不显著增加还是有增加,所以并非是完全安全的,因此不建议用药期间怀孕;怀孕和计划怀孕的女性要避免使用帕罗西汀和阿普唑仑。

哺乳期SSRIs和TCAs可在乳汁和婴儿血清中检测到,所以哺乳期最好停止药物使用。

儿童和青少年使用SSRIs必须要充分评估自杀风险(成年期使用SSRIs最好也要评估)。有些研究强调滴定治疗,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,临床治愈率明显高,不良反应明显减少。

老年人使用SSRIs相对安全,但TCAs和苯二氮卓类具有体位性低血压、心电图改变等不良反应。高龄患者TCAs过量造成的致命风险尤其需要注意。此外,高龄患者一般患有多种疾病,因此抗焦虑治疗必须要考虑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风险。对高龄患者最好用不良反应相对较轻,药物相互作用相对较少的药物来慢慢治疗。滴定对老年患者群同样适用。

对于严重躯体疾病患者,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避免使用TCAs药物。

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原则

第一要根据适应症、指南推荐使用药物;

第二在使用推荐药物的过程中,滴定比非滴定方法具有更好的耐受性;

第三不要轻易更改患者当前有效的药物。

5-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在焦虑障碍治疗中的地位

5-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在长期的焦虑治疗中具有稳定性,但短期疗效欠佳,此时就需要合并用药,用药原则是长期短期治疗结合,比如苯二氮卓类作为短期用药可以预防SSRIs早期治疗带来的焦虑。

抗焦虑药只有两类,5-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在抗焦虑药物中位列第二,苯二氮卓类药物位列第一,其他的则是将抗抑郁药用来治疗焦虑。5-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的优势是镇静作用轻、不易引起运动障碍、无呼吸抑制作用、对认知功能影响小,不会像苯二氮卓类那样具有依赖性。缺点是适应症相对较窄,只能治疗焦虑,不能治疗抑郁等其他精神病性症状,起效较慢,2-3周后才能见效,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的起效时间甚至达到8周。

5-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也有不良反应,其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系统不良事件,但发生率不是很明显,头晕和失眠患者一般都会耐受。坦度螺酮治疗焦虑的临床评价研究很多,但都是小样本研究,但总的来说,这些研究都表明坦度螺酮的安全性相对较好。

总结

安全性问题是抗焦虑临床治疗中面临的严峻问题;

现有抗焦虑药物众多,不同药物在使用中具有不同的安全性问题,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;

坦度螺酮只作用于5-HT1A受体,在焦虑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。

相关阅读

张向阳教授:精神分裂症和吸烟关系的系列研究

张遐教授:抑郁焦虑障碍的机制与治疗——大麻素与氯胺酮的启示

Nature:抗抑郁药可能会引发焦虑?罪魁祸首竟然是5-羟色胺!

更多会议精彩内容,尽在大话精神。投稿请联系:dahuajingshen@126.com

  

 长按,识别二维码,关注公众号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